华发平常事
——回忆我从事的关工工作
吴江区教育局退休干部 王新生
1993年我退居二线,为了发挥余热,我参加了刚建立的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以下简称“关工委”)。开始时,除了抓好教育系统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外,根据当时的情况还抓了几个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阶段:抓了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清除电子游戏机对学生的危害。
据某中学统计,该校初二(4)班三分之二男生常玩电子游戏机。这些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抄袭,成绩下降。某校一学生因没有钱进游戏机房玩电子游戏机而偷窃。一次偷亲戚2000多元,后到同学家偷了一万多元,受到法律制裁。因此我们在吴江市关工委领导的帮助下,联系公安局、文化局对游戏机房进行清理整顿。严禁游戏机房向未成年人开放。公安局多次没收跑马机、麻将机,以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机。文化局对违反规定的游戏机房进行严肃处理。仅松陵镇就明令关掉三家游戏机房。1994年,江苏省教育厅《关工简讯》第15期刊发了我写的《跨世纪的忧虑----谈电子游戏机的危害》一文;1995年10月,中国关工委《中国火炬》刊发了我写的《唤起群众的法律保护意识——由电子游戏机对下一代的危害所想的》文章。
二是开展“五心教育”活动。
1994年我们学习佳木斯一中开展“五心教育”的经验,先在黎里镇中心小学试点,取得较好的效果。1996年,《苏州教育》第1期为此出专刊,发表了我写的《“五心教育”是加强德育工作的好形式》一文,以及黎里中心小学的领导和老师写的一组文章,具体介绍了他们的经验。
三是在学校中开展读书活动。
发动学生阅读《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革命文艺作品,
受到教育部关工委的表扬奖励。
1994年下半年,我退休后离开了关工委,虽然我人不在关工委,但对教育下一代的事情还是比较关心。1998年一个19岁的女大学生,为抚养费和教育费的问题,将她的父亲告上法庭,引起大家的热议。我写了一篇《家长的失职》文章,1998年8月2日的《中国教育报》刊载。1998年4月的《中国火炬》杂志发表了我写的《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育的最佳时期》2篇文章。1999年1月《中国火炬》发表了我写的《环境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文。这些文章表达了我对教育下一代的关心。
第二阶段:重返教育局关工委
2002年,吴江市教育局局长王剑荣邀请我重回教育局关工委。我到了关工委后,首先抓的一件事就是发动老教师参加关工活动。我们分批召开全市离退休教师会议,对老教师分层次提出不同要求:有些老师由于身体和家庭等原因,没有很多时间参加关工活动,因此我们只要求他们“关心参与”;有的老师身体好家务轻,因此要求他们“热心参与”。为了使离退休老师了解关工工作,我们编写了一本《关工手册》,内容包括领导讲话,上级文件,关工委的工作性质、任务、方法,有关法律法规等。另外编了一本《关工活动记载册》。这两本册子发给离退休教师人手一本,以便随时开展工作。我们在发动过程中注意健全各校关工委的领导班子,努力开展志愿者活动,义务为下一代工作。如:黎里中学、北厍中心小学的退休老师,全部参加志愿者活动。
据统计,当年全市各中小学的离退休老师有2172人,义务参加关工活动的有1966人,参与率90.52%(统计标准以每人每年至少为下一代做一件事为准)。绝大部分离退休老教师都义务为下一代献余热。另外,局关工委还建立讲师团到各校为家长学校讲课。我自己也参加讲师团中,到学校讲课。2003年下半年我一个人讲了38课,2004年上半年讲了37课。一学期如以18周计算,平均一周至少讲2课。同时,我们还要求各校也组织讲师团,为家长、学校讲课。据统计,当年各校讲师团讲了234课,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等10个方面。
我们发动老教师参加关工活动的经验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2003年3月在苏州市关工委召开的农村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作了《动员更多的离退休老师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大会交流发言。
除了发动老教师参与关工活动外,我们也在编写教育读本、建立关工网站、举办暑期活动等方面下功夫。
一是编写教育读本
2003年,我们和法院少年庭的同志一起到句容《江苏省第一少管所》探访吴江籍的少年犯。看着少年犯悔恨的泪水,我们深感加强法制教育的重要。于是我们着手编写《吴江市法制道德教育读本》(中学版)(小学版)。这两本书先由梅堰中学和黎里中心小学编写,历时一年,几易其稿,最后由我统稿,并请市关工委和司法局的有关领导审稿, 于2004年6月出版,以上所编各书,在王剑荣局长的大力支持下,都无偿发给学校和老同志。
为解决老同志缺少教育参考材料的困难,我们还编了一本《关心下一代文摘汇编》,内容包括8个方面、150篇文章,约20多万字,供各校老同志和德育工作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心理教育和家庭教育使用。这些文章都是我从各种书籍报刊中精心挑选。
二是举办暑期活动
2003年暑期,我们在盛泽镇关工委的支持下,与学校和社区联合举办学生暑期活动,并开现场会向全县推广,后来又在同里开会,进一步推动。由此逐步形成暑期活动区校联动模式。为推动后期建立校外教育辅导站机制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是建立关工网站
2003年9月,我们建立了江苏省教育系统第一个关工网站,即《吴江教育关工》,这个网页有“家庭教育”“心理视窗”“法制纵横”等8个版块。后来又增加了“关工传真”栏目,这栏目以视频为主,使我们的网页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网页还友情联结了“中国择差教育网”“网络妈妈”等6个专业网站,使外地优秀网络资源在吴江也能得到传播和利用。从2003年9月到2004年10月14个月中,我们在网站上共发表各类文章302篇,平均每月21篇。这些文章都是我用五笔字法一个一个字在电脑上敲出来的。网站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在这14个月中,共有17807人点击我们的网页,平均每月1270多人次。松陵镇有位家长看了之后,发电子邮件称赞我们办了一件好事。有些学校,像鲈乡小学经常下载我们网站上的文章作为老师和家长的学习材料。
四是制作教育影像
为了加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趣味性,我们在探访了少管所后,于2004年1月由马永忠、朱琴同志负责摄制了《穿越迷雾——访江苏省第一少管所》录像片,2004年9月我们又摄制了《希望之星——吴江市部分优秀中小学生掠影》录像片。其中反映了15个优秀中小学生的事迹。这两部录像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青少年成长中的情况,给青少年学生以教育和启发。这两部录像片不仅在会议上放,还挂在网上,学校可随时组织师生观看。
对于在社区活动、帮困助学、讲师团、家庭辅导站、辅导青年教师等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表现突出的老教师,我们在2003年摄制了《辉映——吴江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志愿者掠影》的录像片。2004年,由赵金良同志摄影,曹吉林同志撰写简介,又制作了画册《关工之星》,用图片的形式介绍了58位老同志关心下一代的先进事迹,以示表扬。
由于关工工作有特色、有创新,受到省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的重视,2004年11月,我在江苏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培训班上作了《用创新精神开拓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大会交流发言。2005年4月,又在苏州市教育系统关工工作双先表彰交流大会上作了同样的交流发言。
时间过得真快,我今年92岁,已是满头华发,离开关工委已多年。回想过去能为下一代做一些普通的平常事,甚感欣慰。祝愿我们的下一代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家长、老师、关工委工作者的教育下都能茁壮成长,将来为国家作出贡献。
- 上一篇:我们村里的丁奶奶
- 下一篇:南下儿女诉真情 红色故事代代传